关于《西游记》第八回再次解读

《西游记》第八回开头词的含义,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单纯。

试问禅关,参求无数,往往到头虚老。
磨砖作镜,积雪为粮,迷了几多年少。
毛吞大海,芥纳须弥,金色头陀微笑。
悟时超十地三乘,凝滞了四生六道。
谁听得绝想崖前,无阴树下,杜宇一声春晓?
曹溪路险,鹫岭云深,此处故人音杳。
千丈冰崖,五叶莲开,古殿帘垂香袅。
那时节,识破源流,便见龙王三宝。

这首词中含有很多佛教典故1,其字面的含义是修行如何不易。但深究起来, 此处有几个疑点。

疑点一,金色头陀是不是金蝉子?

如果说金色头陀是金蝉子,那么此处是妥妥的负能量。其含义就是说各位看官回家洗洗睡吧,这类玩家通关带挂没您什么机会。附言,以《四大名著》这种流传永恒的文化瑰宝, 绝不可能是简单的通关打怪。

俱书呆考证金蝉子只是《西游记》中杜撰的佛陀弟子2,但金色头陀确实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,有说法说是大弟子3。按照《西游记》字面上的理解应该不是同一个人。

然而,《西游记》的九九磨难,坎坷崎岖,不正是修行如何不易的主旨么?第八回这个开头词就是整部书的主旨。作者吴承恩作为一个未获功名的文学巨匠,如此安排金色头陀以及唐僧出现、观音的奉旨上长安在第八回重合不应该是无意之作。

疑点之二,此处的‘悟时超十地三乘’的‘悟’是什么?

从磨砖作镜到这里的悟,这是第二个疑点。“磨砖作镜”出自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五 :“一曰:‘师作什么?’师曰:‘磨作镜。’一曰:‘磨砖岂能成镜邪?’师曰:‘坐禅岂得成佛邪?’”反观《西游记》中最先悟的应该是悟空,体现在悟空对唐僧的几次点拨。见:

第九十九回,

三藏懊悔道:“使我们怠慢了,不曾看顾得。”行者笑道:“不在此!不在此!该天地不全 。这经原是全全的,今沾破了,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,岂人力所能与耶!”

第九十三回,

忽一日,见座高山,唐僧又悚惧。行者道:“师父,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《心经》忘记了也?”三藏道:“《般若心经》是我随身衣钵。自那乌巢禅师教后,那一日不念,那一时得忘?颠倒也念得来,怎会忘得!”行者道:“师父只是念得,不曾求那师父解得。”三藏说:“猴头!怎又说我不曾解得!你解得么?”行者道:“我解得,我解得。”自此,三藏 、行者再不作声。八戒和沙僧嘲笑悟空,三藏道:“悟能悟净,休要乱说,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,乃是真解。”

第八十五回,

正欢喜处,忽见一座高山阻路,唐僧勒马道:”徒弟们,你看这面前山势崔巍,切须仔细!”行者笑道:”放心!放心!保你无事!”三藏道:”休言无事。我见那山峰挺立,远远的有些凶气,暴云飞出,渐觉惊煌,满身麻木,神思不安。”行者笑道:”你把乌巢禅师的《多心经》早已忘了?”三藏道:”我记得。”行者道:”你虽记得,还有四句颂子, 你却忘了哩。”三藏道:”那四句?”行者道:”

佛在灵山莫远求,灵山只在汝心头。

人人有个灵山塔,好向灵山塔下修。”

三藏道:”徒弟,我岂不知?若依此四句,千经万典,也只是修心。”行者道:”不消说了 ,心净孤明独照,心存万境皆清。差错些儿成惰懈,千年万载不成功。但要一片志诚, 雷音只在眼下。似你这般恐惧惊惶,神思不安,大道远矣,雷音亦远矣。且莫胡疑,随我去。”那长老闻言,心神顿爽,万虑皆休。

悟空这个角色与《水浒传》里的落草英雄的人生轨迹相同,经历了“不被重用->反抗->然后招安”的过程。青州城下被梁山好汉杀害的无辜百姓,与三打白骨精时悟空返回花果山杀害的猎户异曲同工。悟空自己在花果山闭关500多年未悟,一路上几十年间打打怪、听听经, 悟了。此处悟空的‘悟’,就是鲁智深的五台山的师父智真和尚所说的“此僧正果非凡!”

如今电视剧,《水浒传》拍成了古惑仔,《西游记》拍成了奇幻,真是幼稚至极。

  1. 此处可参见百度知道。 

  2. 维基百科。 

  3. 此处见百度百科。 

石见 石页 /
在共享协议(CC)下发布于
类别: book 
标签: 西游记  金色头陀  金蝉子  中